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2:42    次浏览
刘剑看望辖区老人 刘剑看望辖区老人2003年刘剑十八岁,离开家乡成了一名“兵哥哥”,提着行囊走进了江苏南通边防支队连兴港边防派出所的大门的时候,挂着“一道拐”的他懵懵懂懂、脸上略带些许青涩。2015年,因工作突出,忠诚履职,被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评为“2014年度优秀社区民警”,作为江苏边防总队南通边防支队唯一获此殊荣的士官民警接受表彰。入伍12年,细心、沉稳以及对边防事业的热爱,让他在磨砺中转变角色,从当年的“兵哥哥”成了“兵叔叔”,青春被他演绎成了小港最美的边关情。八年帮扶,诉说着兵叔叔的由来“哥,你说我以后还能站起来吗?”坐在床上的丁佳锦对前来探望他的刘剑说道。“小丁,等以后医学技术再发达点,你一定能站起来,所以现在要坚强点。”2007年,在“弘扬雷锋精神活动”中,他认识了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连兴港村残疾儿童丁佳锦,丁佳锦父母离异,长期与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,丁佳锦患的是先天性肌营养不良,双腿已经萎缩变形,休学在家,由外婆照顾,但60岁的外婆也已身患尿毒症多年,家庭重担全靠年迈的外公,家庭原因导致丁佳锦比同龄的孩子显得自闭自卑得多。刘剑了解到情况后,便用自己的津贴为丁佳锦购买了书籍与营养品,鼓励他乐观面对生活,不要被病痛所打败。从那以后,刘剑就成了小丁心中的“兵哥哥”,每逢节假日,他总是往小丁家里赶,带些学习用品去看望小丁。因小学二年级便休学在家,学业落后,他便为小丁辅导功课,并联系相关部门共同帮助小丁走出困境,让社会共同关心这个孩子。如今,八年时间已经过去,当年的“兵哥哥”已经变成了一位“兵叔叔”,但不变的是他那为人民服务持之以恒的心。“和平年代,为老百姓做实事就是奉献国家的一种。”这是刘剑心底对为民服务的认识。草丛深处,隐藏着静悄悄的捕快“当了片警,那就要将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放在首位。”刘剑是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寅南村的社区民警兼党支部副书记,同时他还是寅南村“刘捕头”。“有人出来了,大家先别动,听我安排……上!”已蹲守4小时刘剑向巡防队员发号命令,迅速抓住两名盗窃电缆线嫌疑人。2014年11月,寅南村某船务公司一周内连续被盗3次电缆线,造成公司上万元损失。面对如此猖獗的盗窃团伙,作为寅南村的守护者,他向群众承诺,一定要抓住这个犯罪嫌疑人,好好整治一下。他通过对三个现场的勘查中发现,一周时间内能到一家单位不同地点进行盗窃,绝不是外人所为,也不是单人作案。于是他组织巡防队员进行巡逻,并进驻到企业内部加强治安防控,与公司保安部门人员进行不间断的视频监控。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,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。有战友曾经对他说:“刘班长,你在这个小港都十几年了,怎么还跟个小年轻一样,那么有干劲,给我们传传经。”刘剑笑呵呵地说:“我的秘籍就是记住一句话,穿上这身橄榄绿,就要对的起军人这个职业。”这就是刘剑,他就是连兴边防的守护者。 刘剑看望辖区老人 刘剑向群众宣传防诈骗知识笔记本下,记录着群众们的烦恼“李家孙子的户口还没有上,钟老爹想他家儿子了,陈大妈家最近家里进了小偷。”薄薄笔记本里记载着村里每户人家的烦恼,而刘剑每晚睡前都要拿出本来看看,看一下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的事情。他用热情和真诚去温暖每个家庭、每个人,做群众的贴心人。2014年8月26日,刘剑在辖区进行走访时,了解到村民倪裕兵的女儿已经到了上幼儿园上学年龄,但因出生原始资料丢失且违反计生规定,导致户口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无法上学。刘剑获悉情况后,当即答应帮忙调查取证,争取早日为孩子申报户籍,这让本不打算让孩子上学的倪裕兵燃起了希望。在后来的两个月时间里,他查阅各种户籍资料,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咨询,并多次来到倪裕兵家补录小孩户口申报材料。经过刘剑的不懈努力,小孩户口有了着落,如愿进入了学校学习。倪裕兵握住刘剑的手,感激地说道:“刘警官,你真是我们村里的贴心人,谢谢你了!”“群众无小事,再小也是大事。”这就是是刘剑的口头禅。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群众哪里需要他,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,他的行为带动着整个所里的官兵在行动。正因有这样一颗火热的心,引导着他走着这条默默奉献之路,书写着警民鱼水的情意。